山东汽车工程学会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会动态 >

山东汽车工程学会推荐的3名教师全部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

发布时间:2025-03-1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次数:

   山东省科协近日公布了“2024年度山东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来自全省科研院校及企业的100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山东汽车工程学会推荐的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洪浩、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陆佳瑜、姜宁等3名青年教师全部入选。

   托举工程是由山东省科协组织开展的人才联系服务项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央和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作用,创新青年科技人才选拔培养机制,不拘一格地发现和扶持有望成为未来科技领军人物的优秀青年人才,为加快建设具有山东特色的新时代人才集聚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提供人才支撑。通过联合青年科技人才所在单位以及各级科协组织、省级学会,为青年科技人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对外合作平台和能力提升平台,支持他们在“科研黄金期”潜心研究、深入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托举他们脱颖而出。

   每批次托举工程实施周期为2年,按照每位托举人每个实施周期5万元标准给予经费支持。通过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及省属企事业科协选拔一批年龄在32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连续2年稳定的资助培养。


张洪浩

   张洪浩,副教授,2014年获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学士学位,2016年获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硕士学位,2021年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金属成形高端装备与先进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秘书。

   主要从事汽车智能安全决策与先进防护、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等研究方向。入选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青年师资培育计划”。获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仿真学会创新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项7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山东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校级教改项目4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等国家级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通迅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中科院一区论文14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8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已成果转化2项,共计238万元)、软件著作权7项。参编学术专著1部。研究成果在问界M9、理想L9等车型及其关键零部件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完成多项科技成果鉴定,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军用车辆等国防装备也进行了成果应用,提升军工装备可靠性。

陆佳瑜

   陆佳瑜,副教授,2014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南京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电磁直线执行器的设计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磁直线执行器建模、分析方法与优化算法、高性能控制方法与实验测试平台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研究基础。近五年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其中首位或通讯作者SCI论文8篇(中科院分区一区1篇、二区1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及企业课题3项,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担任舜泰汽车有限公司科技副总,并与其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协助企业申报并获批“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以及“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以及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学团队核心成员。

姜宁

    姜宁,副教授,2012年获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学士学位,2018年获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博士学位,期间赴牛津大学材料学院学习材料结构及力学。现就职于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

   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研究,在结构建模仿真优化、复合材料高性能化研究等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理论基础,科研工作被北航吴素君教授、美国田纳西大学Arthur J. Ragauskas教授等国内外研究者正面引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1项、其他课题5项,其中与山东瑞城宇航碳材料有限公司签订技术开发合同120万元,开展碳纤维轻质复合材料在汽车轻量化应用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一区2篇、二区3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是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核心成员。

0